【全球报资讯】北大林建祥: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对“思维”的研究

jowa   2023-06-11 21:56:49

谨以此文纪念北京大学林建祥先生(林先生于2023年2月去世),希望通过林先生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、以及思想的转变,给我们带来启迪。

林先生是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,中国很多顶级的学会议(如GCCCE)、学会(如北大CAI协会、IS4SI),林先生都是重要的组织者、发起者。


【资料图】

我(王珏)自从1995年大学毕业后,由于工作关系,有幸经常与林先生见面、聆听林先生的高见,得到很多思想上的启迪、和专业成长上的帮助。

林先生直到90岁,还在热情高涨地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、交流、推广工作(主要是在家里,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)。我也数次受林先生的召唤,在林先生的带领下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。

我对林先生的教育信息化思想中,感受最深的是下面一句话(我把它做成一页PPT):

以上这段话,来自于林建祥先生的一次发言,现部分摘抄如下,希望对我辈有所启迪: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我对教育信息化的关注,始于 1956年,当时我本人由几何转到应用数学,我当时就已设想通过计算的方式促进教育发展。而对我个人影响最大的转折点是 1980年,我到了美国,追随卡内基-梅隆大学赫伯特 ·西蒙教授访学。

西蒙教授是当代少见的跨学科研究的天才,他的研究横跨人工智能、心理学、管理与经济等学科,在以上 4个学科中都获得了顶级的大奖,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、图灵奖等。

(王珏老师注:西蒙教授被国内认知心理学界熟知的,是根据他在中科院心理所讲学稿所编著而成的《人类的认知: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》一书,同时他也是“人工智能”的奠基人之一)

我认为他本质上是应用数学,从运筹学到计算机,在人类的智能、心理、以及社会学方面都能做出巨大贡献,发展为信息与认知科学。他的巨大成就,对于进一步发挥数学对于社会的作用很有启发。

可以说,中国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我的中国梦!自我从西蒙处回国之时,就已经确立这样的目标,至今仍一以贯之。这是我数十年来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目标!

当我 80年代回国之初,中华学习机正是热潮涌动。我当时认为教育一定和脑有联系,希望 探寻什么是人脑的智慧,以及能否复制人脑的智慧。所以,我早期的工作均属 人工智能范畴。

但是,我后来发现, 人工智能和教育无法等同,仅凭已有的技术,无法实现复制人脑的智慧。在后面的研究和实践中,我逐渐反思,认为 技术或媒体无法替代人的思维,而是在促进人思维的发展。在教学实践中, 不能忽略教师和学生的思维,否则技术将很难真正推动教育发展。重视人与技术的融合互促之后,教育的信息化就进入了新的境界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最后,我本人从刚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、教育技术工作,最近几年转向“ 学习科学”方向的学习与研究,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“响应”了林先生的精神吧!

同时,我的一些工作也得到了林先生的数次肯定,并勉励我继续努力,把研究推向深入。回想起林先生对我的勉励和教诲,心中倍感温暖和力量!

以下是笔者林先生家中看望时拍照留念的合影,没成想这是我最后一次和林先生见面。。。

相关资讯
最新资讯